反思伏地挺身訓練

伏地挺身是常見的健身動作,表面上能增加上肢力量和同時鍛鍊多個肌群,但實際上存在許多風險和限制,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條件,不正確的姿勢和過度鍛鍊都可能導致肌肉和關節損傷,尤其是膝蓋和腰部。

胸肌、肩膀、三頭、二頭肌、背部肌肉、腹肌和臀肌等肌肉是許多專業人士認為完成伏地挺身可以增強的肌肉,但想想看,這些肌肉是如何形成的?人類從四肢爬行,到雙足行走的轉變,是這些肌肉演化的主要驅動力。

伏地挺身的訓練方式,則完全脫離了人類肌肉組織的演化過程。在 Functional Patterns 的觀點下,替代伏地挺身的更好選擇是FP的步態推。這項動作,使用Cable或阻力帶進行單臂推動,能同時刺激胸肌、核心肌群、二頭肌、三頭肌和臀肌,相較於伏地挺身,FP的步態推對身體的損害更少。

FP提倡以身體的生物力學為基礎來進行鍛煉,而非追求鍛煉的次數和強度。建議人們以更可靠的框架重新認識健身,#Functional Patterns的線上10週課程可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生物力學,以及如何進行更有效的鍛煉。

完整內容請上 @functionalpatterns 官網閱讀:https://functionalpatterns.com/blogs/articles/rethinking-push-up-workouts

#functionaltraining#functionalpatterns#伏地挺身#徒手訓練#功能性訓練#台北健身房